硕果累累!广东在“挑战杯”国赛再创历史新高
近日,挑战杯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西安举行。硕果记者从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下称“团省委”)获悉,累累历史九游广东学子在“挑战杯”竞赛中取得重大突破,广东国赛整体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再创多所高校首次斩获金奖。新高
在本届“挑战杯”竞赛中,挑战杯广东省聚焦新质生产力,硕果经过校赛、累累历史省赛激烈角逐,广东国赛共有36所高校的再创78件作品参与到国赛,最终获得金奖9个、新高银奖13个,挑战杯铜奖51个,硕果广东工业大学、累累历史华南理工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3所高校捧得优胜杯。九游此外,广东省在专项赛道也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秦创原”创新挑战赛获国赛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4个;“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获国赛金奖1个、银奖7个、铜奖7个。
“挑战杯”国赛金奖项目名单
技术攻关,华工学子助推绿氢产业化
为解决绿氢发展的核心技术,华南理工大学魔氢科技团队,深入布局氢能源产业的地市和企业开展20余次调研,最终发现,制约绿氢生产效率的核心是催化剂,其面临着原料价格贵、产氢活性低、运行能耗大的问题。团队聚焦上述问题,连续进行技术攻关,开发出全新的MOF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从新原料、新工艺和新用法三个方面,革新了从催化剂制备到应用全流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制氢,在本次大赛中一举夺金。
华南理工大学魔氢科技团队进行技术攻关。通讯员供图
在团队成员胡安谦看来,“挑战杯”是一场当之无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宴。“在这里,我被朋辈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不同领域的辛勤耕耘和优秀成绩所打动。团队已经注册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我们要把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在广东基层一线落地见效!”
深入调研6镇22村,广工学子田间地头显身手
“我们始终坚定立足于农业科技的前沿阵地,脚沾泥土,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实现了‘小柚果,大能量’。”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学生詹坤秀所在团队,针对基层提出的“废弃柑橘类水果”处理难题,深入调研广东6镇22村,围绕废弃柑橘类水果的综合利用与深加工,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绿色生物制造高值化工艺,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行业。
广工学子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通讯员供图
记者了解到,詹坤秀团队已经组建成“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乡镇构建“一站二体系三基地”,将新工艺应用于各类柑橘水果种植区,打通“高校团队+当地合作企业+农村合作社”的道路,惠及农户410户,实现可持续、可复制的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
深入矿区,农工商学子开启光学识别新路线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本届赛事中首次获得“挑战杯”金奖。该校“先锋智闻——工业级智能光学气体识别技术领航者”团队调研发现,当前在煤矿、石化等传统检测领域中,普遍使用的半导体、红外等气体检测技术存在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应用场景有限等现实困境。面对传统检测领域降本增效、新型检测领域替代进口的需求,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立足专业,勇于创新。在结构设计、信号采集、智能算法识别等方面进行创新,开启了新的光学识别路线,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开启光学识别新路线。通讯员供图
智慧赋能渔业养殖,南科大学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云境智渔项目团队敏锐洞察到,传统渔业养殖方式面临管理粗放、成本高昂及风险不可控等问题。于是他们深入各地,探索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养殖解决方案,研发出“智渔”系统和相关组件。云境智渔项目融合先进的自动控制和微波通信技术,具备精准监控水质、自动投饵、远程控制等多项功能,大幅提升了养殖效率与安全性,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科大学子用智慧赋能渔业养殖。通讯员供图
跨越山海,华农学子助力粤藏茶产业协同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援藏粤茶”团队跨越山海,多次进藏调研,发现墨脱当地的光温水土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均与茶叶种植完美契合。团队成员发挥专业所长,服务墨脱茶产业发展所需,创新性制定出高海拔区域茶树种植帮扶体系,着力推进粤藏区域交流合作。通过粤藏区域双向联动,团队将湾区力量引进来,推动优质茶叶走出去,致力于将南粤“小绿叶”蝶变成百姓致富的“金产业”。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也是团队践行粤藏合作战略的第五年。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大湾区科技高地,发挥青年创造伟力,奋力谱写粤藏两地茶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华南农业大学“援藏粤茶”团队负责人巫泽慧激动地说道。
华农团队着力推进粤藏区域交流合作。通讯员供图
据悉,“挑战杯”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是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团省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挑战杯”竞赛在广东累计带动100万余名学子参与创新实践,今年共动员157所高校、3.4万件作品参赛,省校两级参赛人数近18万人,参赛人数和作品数均创历史新高。下一阶段,团省委将紧紧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构建“前端培育、中端实践、后端孵化、跟踪研究”的全链条科创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科技创新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翁均婷
通讯员 岳青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共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4391个
- ·宣传诚信理念丨梅州市促消费·稳经济秋季购物节暨诚信经营宣誓活动启动
- ·进度更新!梅龙高铁全线最长隧道掘进过半
- ·今年暑期档梅州电影市场回温!总票房1001.15万元同比增8%
- ·最高支持1亿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新质生产力30条”
- ·送战友踏征程!再见了,我的军营
- ·19万元!梅州一彩民喜获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二等奖
- ·你上班,我带娃!梅州这些工会爱心托管班,让职工家长放心一“夏”
- ·祝愿!百家花企同台“打擂”,21名单元获奖C位出道
- ·梅州客家对阵石家庄功夫!足协杯第二轮抽签结果揭晓
- ·这些时段在万达金街、嘉印拾光逗留过的人员,请于4日18时前主动进行核酸采样!
- ·助力梅州柚等农产品“出山进城”!梅州多部门联合向邮政、快递企业发出倡议→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公里
- ·来沾沾喜气!梅州一彩民捕获福彩“刮刮乐”喜相逢头奖30万元
- ·等你一票!梅州市网络文化精品、好网民十佳故事活动线上投票开启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梅州开展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