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研“减负”!广东项目申报经费支出明细大“瘦身”
这是减负2019年和2023年两份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经费信息”一栏明细的对比。
在广东实施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后,为科传统的研广AG超玩会入口预算编制要求随之取消,科研项目申报经费支出明细的东项大幅“瘦身”一目了然。
“买酱油的目申钱到底能不能用来买醋?”这句看似玩笑的疑问,却生动反映了不少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曾经遇到的报经“痛点”:科研经费管理过于刚性,科研项目预算科目过于繁杂,费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新问题必须产生新支出,出明却无法灵活调整预算。瘦身
如今,减负这句“玩笑话”却在广东得到了认真回答。为科
8月6日,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后的东项AG超玩会入口《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全文正式向社会公布。《条例》以立法的目申形式明确:在定额资助的科研项目以及从事基础性、前沿性、报经公益性研究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中,推行财政科研经费包干使用和负面清单管理。
“管好”是为了更好地“放开”,“减负”是为了更好地“增效”。所谓科研“负面清单+包干制”,指的是在明确经费使用不得支出的用途和范围、定好经费使用“红线”的同时,以包干的形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
在立法之外,广东早在2019年就率先推动了省基金项目试行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探索,2022年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省基金项目。
更关键的是,《条例》明确向项目承担单位下放项目经费预算调剂权,间接费用预算可以在核定比例范围内调增、调减。这也意味着科研人员在提交项目申请书和任务书时无需编制明细费用和科目预算。除规定项目绩效支出限制一定比例外,其他经费支出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决定使用。
压缩了表格,是为了给创新留足空间;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更有赋予科研人员技术路线决策权的深意。以往,烦琐的经费处理、事无巨细的经费使用申报,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本该用于科研的宝贵时间。
在赋予科学家更大的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后,被节约的不只是宝贵的科研时间,更有利于把宝贵的科研资金用在“刀刃”上。
要知道,一项科研成果的研究历程不仅是一场需要智慧和耐力的长跑,更具有灵感瞬间性和路径不确定性。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大幅减轻科研人员在经费申请使用和管理上的事务性负担的同时,更是给予科研人员更充分信任的具体体现。
一句“玩笑话”的认真回答,折射的是广东对科研道路上每一个“灵光一闪”的瞬间的珍惜,更包含着用制度创新搭建“云梯”,让科研项目“自能成羽翼”地创新。
(总台记者 林丽丽 孙冰)
- ·近90%AI大模型在互联网上“裸奔”!这三重风险必须警惕
- ·同讲普通话 共诉民族情!梅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 ·梅州疾控:倡导跨市出行人员来(返)梅后进行“三天两检”
- ·国庆、重阳将至,这个线上线下“文化大餐”别错过!
- ·食品安全有了新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梅州市福彩中心到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心慰问活动
- ·本周主题:炎热干燥!@梅州人,出门注意防暑防晒→
- ·国内成品油价今晚迎年内第七跌,加满一箱油少花11.5元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每周六上课!梅州市文化馆第十三届山歌幼苗培训班(一年制)开班
- ·梅州元素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中秋节》
- ·“故事大王”+“啦啦操大师”+“体育老师”!他是幼儿园里百变“超级奶爸”→
- ·擦亮雅安种业金字招牌 推进雅安农业高质量发展
- ·行人随意闯红灯、机动车逆行,梅城部分路段交通乱象频发
- ·不爱红装爱武装!这些客家妹,够飒!
- ·“夜经济”等多元消费成新趋势!这个中秋假期,梅州“烟火气”十足!
- ·为揽客面包车内加椅!广东多名“黑车”司机涉嫌危险驾驶被刑拘
- ·喜迎二十大丨又是一年好“丰”景 农民致富道路宽!一起来感受梅州的丰收喜悦吧
- ·梅州元素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中秋节》
- ·公示中!丰顺金针菇、平远三华李、兴宁茶油、兴宁丝苗米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广东出台公务用车管理新规 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数智化
- ·2022年度第三季度市河长办主任会议召开:全面落实问题整改 力争进入第一梯队
- ·优秀!梅州这些镇上榜全省“双百”评选活动名单
- ·行人随意闯红灯、机动车逆行,梅城部分路段交通乱象频发
- ·旅客腰缠珍珠闯关 海关关员慧眼识破“珠”丝马迹
- ·共度中秋佳节,畅叙亲情乡情!市委台港澳办举办2022年台胞台商中秋联谊活动